农业农村部今天(9月14日)发布,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消费总量居世界首位,但存在部分地区无序扩张、茶产品开发利用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等突出问题。为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出台《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茶园面积稳定在现有水平,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65%;干毛茶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茶叶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大型现代茶产业企业集团;茶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茶文化大力弘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十四五”时期,将通过六大举措,力促茶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设绿色生态茶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科学划定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主要茶品生产优势区。提升茶园生产能力,提高茶园良种率和专用化水平。推广绿色技术模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优势区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

二是打造现代加工体系。提升初加工水平,科学布局茶叶初加工中心,加大茶叶初加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改善茶叶仓储保鲜设施条件。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支持加工企业新建或改造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引导加工企业开发抹茶、茶菜肴等精深加工产品,推进茶产品深度开发,拓展茶产品功能用途。发展综合利用加工,推进茶枝、茶花、茶籽、茶渣等副产物回收利用。

三是构建商贸流通网络。培育创响知名品牌,各茶区要整合现有品牌,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产品特性突出的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历史名茶品牌保护力度,扩大市场影响力。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创新发展线下销售渠道,结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新型线上销售体系,鼓励发展新业态,推进消费模式转变。建设区域交易中心,依托大型茶叶交易市场,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多样的区域交易中心。探索建立产地市场价格监测体系,正确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

四是提高要素支撑能力。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集中攻关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模式。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推进建设布局合理、指标科学、协调配套的全产业链茶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融合主体,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茶产业领军企业。鼓励发展茶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全链条融合,引导各茶区统筹协调茶产业各环节各主体建设茶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经营模式。推动茶文旅融合,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讲好中国茶文化故事。

六是强化引导监管服务。加强政策支持,统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积极支持茶产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依法打击非法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加强市场秩序维护,排查“山头茶”“年份茶”“特效茶”“特种茶”“非卖品”“品鉴品”“办事茶”“送礼茶”等非法营销和炒作乱象。推动脱贫地区茶产业提档升级,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脱贫县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要加大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乔一茗)

推荐内容